双性化人格理论划分

双性化人格倾向测试

3444人测试/
6个测试动态/
62个测试选项
关注人数 710

双性化人格理论,由心理学家桑德拉·贝姆(Sandra Bem)提出,挑战了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,主张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上归属于男性和女性的特质。

1. 理论起源:20世纪70年代以前,性别认同被视为单一维度的两极,即男性化或女性化。贝姆教授的研究提出了二维性别模式,认为个体可以拥有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。

2. 理论发展:贝姆性别角色量表(BSRI)的开发,为测量个体性别特征提供了工具,揭示了许多人在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上得分相近,支持了双性化个体的存在。

3. 理论分类:根据贝姆的理论,性别认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:男性化、女性化、双性化和未分化。双性化个体兼具男性和女性的积极特质,而未分化则指那些在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上都不明显的个体。

双性化人格理论为我们理解性别认同提供了新的视角,强调个体的心理特征不应受限于传统的性别角色期望,而应鼓励发展一个均衡、灵活的人格结构。

相关搜索:
爱情依恋全解析,依恋类型测试 - 爱情版深度解读 异性恋心理倾向测试:30题确认你的情感吸引主导方向 64 种性取向在线测试:科学分类你的情感与性吸引光谱 男生女生缘分测试 哈佛性向心理测试 情感挽回测试
相关动态
立即测试